关于认知
1、人最大的痛苦,就在于你知道什么是好的,但永远做出错误的选择。
2、在自由的状态下,人绝大多数是选择崇高还是选择堕落?大家自己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,如果完全不受限制,你是向往崇高还是向往堕落?自由意味着责任,正因为如此,多数人都惧怕自由。
3、如果我的手机不关的话,我看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,看5分钟就会开始玩手机。玩两个小时然后把手机一摔,说:“我怎么是这种人呢!”然后又接着看10分钟柏拉图,然后又看手机。所以需要受到限制,我现在看书一般把手机关了,我直接把网络给砸了。
4、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,不是放纵的自由。
5、我们终将毁灭于我们热爱的东西,而且所有那些看起来很爽的东西,都是瞬间的感觉,而人类所有真实的快乐,一定是恒久的努力。快乐是不能走捷径的,所有的快乐都意味着艰辛的努力。快乐只是责任的副产品,脱离责任去追求快乐,最后得到的一定是痛苦。
6、低级的快乐来自放纵,高级的快乐来自克制。
7、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,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。我们之所以读书、行路,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享受什么快乐呢?高级快乐。当你享受高级快乐并不会失去低级快乐,对吧。我读莎士比亚并不妨碍我读郭德纲的相声。但是如果你的眼目永远只关注地下,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么的快乐。
8、做你该做的事,并接受它的事与愿违。我们太有限了,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情。因为人生所有东西都是有“负斜率”的,你在向上奔跑的时候,可能就慢慢地偏离了最初的目标,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不要对自己所投入、所看重的事情,抱有不加边际的幻想和热情。
9、人类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自命不凡的幻想。
10、有的时候偏见比无知更为可怕,因为无知的人承认自己的无知,所以不会轻易地进行论断。但是偏见的人自以为是、自以为知,所以很容易做出断言。
11、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,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怪的自豪感。因为知识越贫乏,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。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。夜郎自大是无知者、好辩事者的天性。
12、一个农夫来到城市,他不是蠢,他只是不太理解,什么叫交通规则。一个城里人来到农村,也不能说他蠢,他只是分不清稻子和麦子。所以,如果遇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,希望能够本着求同存异的心,而不是带有知识的优越感。
13、苏格拉底说,人心中的欲念是一个筛子,筛子装不满水,无论多少东西都填满不了人心。所以人的欲望一定要限定在一个具体的事情上,这样你才会有真实的满足感,否则你不可能有满足感。
14、人性中充满矛盾,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自恋和道貌岸然。
15、当我们越多地理解世界,我们也就越多地理解自己。
16、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,就是在脑海中,能够同时存在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。而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,脑海中总是非此即彼、非黑即白。
17、若不接受自己的卑微与渺小,我们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尊重他人。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,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个张三。
关于人性
1、万事互为效力,任何人都可以既是他人的手段,又是自身的目的。
2、其实人是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别人,所有的尊重都是需要去训练的。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去装,装多了,慢慢地就真的会发自内心地去尊重,如果离开了这个装,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尊重他人。
3、苏格拉底说过:“对于你懂的东西,你才会真正地认同。对于你不懂的东西,你不可能真正地认同。”什么是“懂的”东西呢?就是如康德所说的:“人类的原初设计”。当一些理论迎合了这些“原初设计”,老百姓会觉得你说出了我想说的但是说不出的话。所以,我们要追求真,我们要追求善,我们要追求美。
4、大部分人都是过于匆忙地普遍化,但是人性本身或者人生本身就很复杂,所以为什么魏征曾经在临死之前给太宗皇帝一个奏疏,“爱者惟见其善,恨者惟见其恶”。意思是你喜欢一个人,你就老是看到他的优点,你讨厌一个人,就老是看到他的缺点。但是一个人一定是优缺点并存的,所以就不要那么偏激,有的时候还是要以一种多元、包容、和光同尘的态度来看待别人。
5、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的才干、智慧让你获得了成功,那你注定不会幸福。如果获得了什么成就,要积极地回馈这个社会。你的不一定属于你。你的机会属于你吗?时势造英雄。
6、很多时候,名和利是会放大你内心的幽暗,就是让你自以为是、自高自大,忘了你到底是谁。我有一个同学曾经跟我说,你看小卖部里卖3块钱的矿泉水,到了五星级酒店能卖50块钱,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,一个人的价值就跟矿泉水一样,关键是看平台。即便你是五星级酒店卖50块钱的水,你也要记住,其实你不过是小卖部那种3块钱的水,而且你连3块钱的水都不值。这就是对我们个人的一个巨大提醒,迅速成名有一个巨大的风险,就在于你能不能够驾驭名利,你能不能够约束你内心的幽暗,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。
7、我们这个时代,不需要偶像,但是需要榜样。中文偶像的“偶”本身在提醒我们,它是愚蠢的一种体现。因为愚蠢的“愚”上面是一个“禺”,这个“禺”在古语的解读里就是偶像的“偶”,这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,凡是把自己作为他人的偶像,或者在心中把别人作为自己的偶像,可能都是愚蠢的一种体现。人不需要偶像,人需要榜样。因为“榜”、“样”都是“木”字旁,木头是容易腐朽的,这说明所有的榜样都是有缺陷的。而且榜样既然是“木”字旁,他们是可以复制的。
8、对于可控的事情,你只有保持谨慎罢了;对于不可控的事情,你别天天想着今天会跌吗、明天会跌吗、后天会跌吗,那你这样去想,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,你还是做好该做的事,一天还得吃三顿饭呢。
9、没有感性的理性是冰冷的机器;没有理性的感性则是狂热的激情。
10、只有刺耳的东西,才能让人从昏昏欲睡中清醒起来。
11、越是严厉批评,越是可以在众人面前掩饰我们同样的罪行。
12、人性就是不喜欢被别人批评,喜欢被人夸奖。但是你有多么地在乎别人的夸奖,你就有多么地厌恶别人的批评;你有多么地宽容别人的批评,你就会多么地对别人的赞扬保持一种从容理性的态度。
13、道德判断,永远要先己后人。道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自律,而不是他决。
14、法律是对自由的捍卫,在秩序中才有真正的自由。如果自由不加以限制,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。正如穆勒所说:“自由原则不允许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,而允许一个人让渡自己的自由,也不是真正的自由。”
15、美国大法官霍姆斯说过,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,而在于经验。“法无禁止即权力,法无授权即禁止”。对于私权而言,法律没有禁止就是我们的权利,对于公权而言,法律没有授权就是它不能干的。
16、我们必须承认法律是有缺陷的,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。我们只能通过既定的程序去追求有限的正义。离开程序,依靠狂热和激情所追求的正义也许是一种更大的不正义。李白的《侠客行》: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那多爽啊。但后来你慢慢地会发现,如果正义靠这种途径去实现,一定会导致更大的不正义。往往就是善良的愿望,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。
17、动辄站在道德制高点教训他人的人,往往自己是败类中的败类,越高调往往越败坏。
18、你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达成正义的目的。
19、人所有的拖沓都是代表他并非真正热爱。
20、人生大多有两种路径来实现自己的追求,一种是找到一个自己热爱的事业,另一种是热爱自己选择了的事业。
关于社会
1、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,说白了就是浅薄。但问题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,都以无知当作有知,都以懂一点皮毛来当作深刻。我们要跟人类伟大的灵魂去对话,因为它会带我们走出浅薄。
2、小说中大多数人都戴着面具生活。虚伪是现代人的瘟疫。
3、网络只是现实世界的投射,它并不比现实世界美好。当你在现实世界感到孤独,想在网络世界获得温暖,结果可能会更孤独。因为网络不仅放大了人性深处的生暗,也放大了人性对美好的期待。
4、当遇到一个网络喷子,他不断地使用一些标语式的词汇,其实没有必要和他辩论,因为你辩不赢的呀,你也不需要去辩,标语化的思维是最便捷的,因为标语化的思维是不需要思考的。一个标语化思维的人,他其实已经中毒了,他已经缺乏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论。
5、很多时候人有表达的欲望,但是,人又要约束自己表达的欲望,很多时候人一表达就显示出自己的愚蠢。在这种情况下,可能沉默是一种不得已的相对可行的选择。
6、小众的东西人们为什么喜欢,并且一流行他们就不喜欢了,因为人的傲慢和骄傲,人总喜欢显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。
7、炫耀只是想吸引他人的恭维,渴望他人的认同,以填满自己内心的空虚与不足。因为所有的虚荣其实都是在掩饰自己的缺乏,永远要警惕我们人性深处的幽暗。为什么叫虚荣呢?虚荣的前提是虚。当你真正地去帮助别人,你会取得一种极大的快乐。
8、我们无知,所以我们读书,我们读书,所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。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,承认自己的无知,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。这个世界不缺聪明的人,这个世界缺的是有智慧的人。就像《无问西东》所说的,我们不需要完美,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从心底发出的勇敢、正直、真心和勇气。
9、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,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,这个人完全有可能是人渣。
10、我记得多年前,有一次我读到哈耶克的一句话,当时对我有强烈的震撼。他说啥?他说:“金钱是人类发明的伟大的自由工具。因为金钱会向穷人开放,但权力不会。”
关于情感
1、任何美好的情感都需要节制,否则美好就会成为邪恶却不自知。
2、人和人的相处像刺猬一样,合在一起扎得疼,离开了又觉得孤独。
3、人跟人的关系,就像存钱。你必须先存钱才能取钱。如果只取钱不存钱,这叫恶意透支,你的账户就破产了呀,所以如果你想从他人的身上支取感情,你首先要存入足够多的感情。
4、如果人的一生只是为了追求自我的利益,那么人生难免像陀螺一般,要靠着功名利禄不断鞭策,才能在虚荣和虚空中不断转动。但总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停摆。
5、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、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,然而最大的贫穷,却是不被需要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。
6、真正的朋友,并不会嘲笑你的软弱,你也无需假装强大。你不需要开着豪车,在朋友面前通过炫耀来掩饰你内心的贫穷;也不需要用各种高深莫测的哲学大词,在朋友面前夸夸其谈来掩盖你的无知。在真正的朋友面前,我们是不需要戴上面具的,我们只需要有天赐的真诚与天赐的真心。
7、罗素称自己活着有3个动力:1. 对爱情的渴望;2. 对知识的追求;3.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。但罗素只爱概念上的人类,不爱具体的人。他热爱民众,并为他们的苦难而痛苦,但他依旧远离他们;他主张人人平等,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伯爵头衔;他主张男女平等,却是为了有更大的性自由去拈花惹草。
8、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一种表演,它常常体现在每天的接人待物中,对某个个体发自内心的尊重。只不过在我们这个时代,人的物化几乎成为了主流,对人的尊重很多时候被认为是一种弱者的行径。
9、无须付出代价的爱不是为了欺骗自己,就是为了欺骗他人。
10、很多人为了寻找爱情,在不同的情人中周旋探索,最终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。原因就在于,自恋的爱,永远不能长久,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达到你对他的全部预设。一个可爱的人,人人都会去爱他/她,但当他/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可爱,你还去爱他/她,而且愿意去发掘他/她的可爱之处,那这可能就是真正的爱了。
11、要爱具体的人,不要爱抽象的人;要爱生活,不要爱生活的意义。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,越是觉得自己崇高。因为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,你就会越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。因为忙着爱人类,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。
12、人生真正要在意的,不就是少数几个人,你的亲人、三五个知己,这是每天跟你有交流的一些人,他们才是你最应该在乎的。那些你没有见过面,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见的人,在某种意义上,无论是批评也罢、赞赏也罢,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。你最要在乎的,应该是你身边的人、你所爱的人,他们的意见。
13、在我的词汇中,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。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,所以我认为,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,勇敢是最稀缺的。当你愤恨自己不勇敢的时候,怎么办呢?愤恨没有用,就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那勇敢的时刻,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。
14、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、最宝贵的东西,其实都是免费的,空气、阳光和父母的爱,它们都是免费的。
关于生活
1、这世间,本就是各人下雪,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。
2、整个一生说白了,就是北大保安说的3句话:你是谁?你去哪?你干嘛?
3、生活远比戏剧更荒诞与沉重。但荒诞不是让我们绝望,而是让我们重新滋生勇气与信心。
4、人生值得关注的事少之又少,我们就才区区3万多天,每天睡觉耗去了三分之一,每天做些无聊的事情,又耗去了一些时间,你还天天关注这、关注那,那其实真的很没有意义。
5、误解是人生的常态。理解是稀缺的例外。
6、要用行动、而不是空想,来对抗人生的痛苦和焦虑。
7、我觉得,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“知道”和“做到”的鸿沟。笛卡尔所说的“我思故我在”,这个很对。但是“我思故我在”经常让我们沉浸于一种幻想之中,就是我只要思考到了我就能做到,但其实不是这样,你思想过深刻的东西、你说过深刻的东西、你感动过深刻的东西,你为你自己所说的感动了,你就真的觉得自己做到了。很多时候,这是一种自欺。
8、人,认清自己是最难的,所以每天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去认清自己,因为它太难了。
9、真正的自由是做正确事情的自由。随意吸毒不叫自由,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沾染毒品才是自由;任意更换性伴侣、始乱终弃不是自由,可以约束自己的欲望才叫自由。百花争妍,但仍能忠于命定的那朵玫瑰,才是真正的自由。
10、我们只需要活好今天,因为永恒由每个今天构成,每个今天都可以触摸永恒。不要活在一切事情都能安排好的幻想中,我们每天都会创造一个新的故事,这个故事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,是悲喜剧。活好当下,做好每天该做的事。
11、我经常怀疑我的选择,我也经常怀疑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正义,我也经常怀疑我所从事的职业有没有意义,我甚至在怀疑,我此刻讲课有没有意义。但是怀疑的目的是为了修正和确信,怀疑的目的不在于彻底的抛弃和放弃。一切的怀疑,都是为了通向确信。
12、看见的不用相信,但看不见的才需要相信。